1、變壓器是做什么用的?
變壓器就是借助于電磁感應作用,將一種交流電壓和電流變成頻率相同的另一種或幾種不同的電壓和電流,并用于電力系統輸電、配電和用電的電氣設備。簡單來說,我們日常生活用電的電壓是220伏,而常見的電線桿輸出的電壓實際上是10千伏的。變壓器這時就發揮作用了,它可將高壓電轉換成我們生活可用的220伏低壓電。
因為變壓器能將電能在傳送時轉換成高電壓低電流的形式,使用時再轉換回去,大大減小了電能在輸送過程中的損失,使得電能被經濟地輸送到更遠的地方。如此一來,發電廠就可以建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大多數的電要經過一系列的變壓器才能到達用戶那里。由此看來,變壓器的功用還是很大的。一旦變壓器發生故障,那將會在大面積范圍內引發斷電事故,由此帶來的后果也不堪設想。
2、變壓器是如何改變電壓高低的?
1831年,法拉第從實驗中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為變壓器的發明打下了基礎。后來,人們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發明了變壓器。變壓器一般有兩個繞在同一閉合式鐵芯上的獨立繞組。輸入電能的叫一次繞組,輸出電能的叫二次繞組。交流電流經過一次繞組所產生的磁力線通過鐵芯而在二次繞組中感應出電壓。一次繞組和二次繞組數量的不同使電壓能夠實現高低壓變化。
|